□李方漪(重庆大学)
近日在河南,一名15岁的男孩因沉迷于网络世界而产生厌学情绪,家长带孩子看心理医生才发现,这种沉迷网络世界的行为与家庭环境有关。据了解,该男孩上面还有一个哥哥,成绩优异,并考上985名校。为了鼓励小儿子,母亲经常对他嘱咐要多向哥哥学习,将来也要考个重点高中、上个好大学。医生在诊断时指出,妈妈以为的鼓励可能会使孩子感到十分反感,甚至出于叛逆心理产生厌学情绪,为了逃避现实世界,只能到网络世界寻找心理慰藉。经过心理疏导后,家长认识到了自身问题,并做出相应改变,孩子也已正常返校上课。(9月5日 都市频道)
这种教育方式并不罕见,甚至可以算是大多数中国家庭的常态。父母经常会将身边亲戚朋友的孩子或是网络上优秀的例子拿来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看看人家是怎么努力的”,“你再不好好学习以后只会吃更多的苦”,类似的话语已经使孩子的耳边生起“茧子”。
电影《年少日记》中就刻画了这样的教育,主人公郑有俊通过一本日记重新体验了哥哥郑有杰的一生。他们出身于律师精英家庭,父母对兄弟俩都是倾尽教育资源,望子成龙。弟弟成绩优异、弹得一手好钢琴,然而哥哥却很难在学习上取得成就,在钢琴上也毫无天赋,他努力过,却无可奈何。尽管如此,身边最亲近的人们却丝毫没有关注他的情绪和梦想,最终在这样压抑的成长环境下郑有杰结束了年仅十岁的生命。
无论是电影艺术还是现实事例,都在警醒着我们去思考:攀比式教育真的有益吗?某种程度上说,它甚至还会成为禁锢孩子人生的一把枷锁。
“玉不琢,不成器。”所谓雕琢,很多家长自然而然地就将其等同于督促孩子学习,在他们看来,要想成为一名能成大器的人,只有好好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于是,孩子们的成长有了固定的模式——互相攀比着报课外班,比较着各科成绩,考了重点高中还要考名牌大学,心情不好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但是,一块玉的雕琢要经历切、磋、琢、磨四道工序,一个人的成长和教育也不该只有学会学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绪化表达同样是十分重要的课题。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相对不足的短板,忽略个体差异只是一味地拿孩子和他人比较是不客观的。家长需要转变思维,根据孩子的长处和短板做出具体的教育引导,激励他们用自己擅长的、喜欢的方式去进步和探索个性化的人生。
不要让自以为的“鼓励”成为一种压力,你所谓的“期待”可能正是压垮他的一座大山!
来源:红网
作者:李方漪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