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昆成 (华中师范大学)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面对海量的信息和即时的答案,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就需要明确“问题”的定义。这里的问题,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疑问或学业上的知识点疑惑,也可以是那些关乎个体存在意义、人类社会发展乃至宇宙本源的深层次问题。
问题的范围既涵盖了个人的小疑惑,也触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课题。但无论是何种问题,问题都永远不会消失。
对于普通个体而言,在追求基础性知识的过程中,学海真是无涯。每当学习了一个知识点,总会有新的知识点等待去探索;每解决一个问题,总会有新的问题涌现。学习这些知识,是需要前辈的经验的。设想一下,在没有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古代,即使是“某个朝代何时灭亡”这样动动手指就能搜索到的知识,学子想要了解,也不得翻阅书籍和向夫子请教。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就如同一位平等开放、知识渊博、应答如流的老师,能帮助人更快地找到答案、汲取知识。
但这时就不得不问了:我们学习知识是为了什么?是单纯地存储一些基础性知识,还是想要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显然,作为人,学习知识也不是为了单纯地储存知识,然后成为一个可以回答基础性知识的书柜。我们追求的是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然后再解决问题,给出独一无二的答案。就如同树木吸收阳光雨露一般,树木并不会因此成为阳光或雨露。
因此,我们学习基础性知识、给出基本的答案,是为了回答那些关乎个体存在意义、人类社会发展乃至宇宙本源的深层次问题。这些问题或许看起来数量少且不会变,但实际上每个人的提问形式不同,问题和答案也就不同。诸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此类问题,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或许能给出一些答案,但这些答案往往只是他人观点的集合,并不能真正代替我们自己的思考和体悟。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去深入内心、反思自我,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在人工智能时代,思考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其中蕴含着一层意思: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要比解决一个旧有的问题更难。旧有的问题就意味着旧有的答案,无数人已经回答过了。如果满足于现有的答案,不敢挑战现有的答案,那么也不会迎来未来的答案。如果没有人对人力质疑,就不会产生蒸汽机;如果没有人对蒸汽机提出问题,也就不会产生电力;如果所有人都满足于书信这般媒介和交流方式,也就不会产生互联网、人工智能……即使是使用人工智能语言大模型,也需要更好的提问,来获得更好的答案。
如果主观上认为“已经没有了问题”,其实就是最大的问题。现在不是一个缺乏信息和答案的时代,而是一个缺乏屏蔽能力、缺乏提出问题能力的时代。当直面互联网、人工智能、短视频,当数不清的疑惑萦绕在心时,当无数的答案洪流向人席卷而来时……若是想要得到属于自己人生的真正答案,还需要清醒而独立地思考,心中怀着真正的大问题,去博学之,去审问之,去慎思之,去明辨之,去笃行之,方能做好时代的赶考人,交好自己的人生答卷。
来源:红网
作者:吴昆成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