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金
最近,老一辈“没苦硬吃”这一话题冲上热搜,事情的起因,是前段时间,两位老太太的故事走红网络。一个是在地里捡了40斤小麦,累到住院半个月;另一个是子女花费5000元路费回家帮她干农活,结果收成不够路费一半,老人还累得住院了。这两件事引发广泛共鸣。而在当今网络热议的话题中,“没苦硬吃”与“没福硬享”这两个热词往往一起出现,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如明镜般折射出不同代际之间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的显著差异,正如《易经》所言:“与时偕行”,时代在变,观念亦在变。
我们先聚焦于“没苦硬吃”的现象,这在老一辈人中尤为显著。报道中常见的是,即便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部分老年人依然保持着极端的节俭习惯。例如,宁愿吃坏水果也不愿享用新鲜的,或是坚持不必要的劳作,以至于劳累过度甚至住院。这种行为的背后,是他们对于物质匮乏时代的深刻记忆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深深忧虑,恰如《论语》所言:“俭以养德”,节俭在他们心中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生活的必需。
与此相对的是“没福硬享”的态度,这在年轻一代中更为普遍。这一态度凸显了对即时满足和生活质量的追求,恰如古人云:“人生得意须尽欢”。不少年轻人选择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享受美食、旅游或购买心爱之物,而非单一地储蓄或节俭。这反映出年轻一代对生活的新认识和新追求,他们更愿意活在当下,享受生活。
这两个热词的流行,实质上揭示了社会价值观的演变和代际间的摩擦。老一辈的“没苦硬吃”体现了勤俭节约的价值观,这在他们的成长背景中占据重要地位,正如《朱子家训》所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而年轻一代的“没福硬享”则映射出现代社会对个人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关注,他们更倾向于“活在当下,乐在其中”。
对于这两种态度,社会观点呈现出多元性。一方面,有人视“没福硬享”为缺乏责任感和前瞻性的生活态度,认为其过于放纵;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这是更贴近人性、更健康的生活理念,认为其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其实,“没苦硬吃”与“没福硬享”之间的辩论,并非简单的是非问题,而是关于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寻求适宜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探索。对个人而言,寻找节俭与享受之间的平衡,或许是更为明智的选择,如《中庸》所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对社会而言,尊重代际差异,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念,共同营造和谐而可持续的社会环境,应成为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如此,方能实现代际之间的和谐共生,共创美好未来。
来源:红网
作者:阿金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