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培杰 (浙江传媒学院)
7月31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公示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审核结果显示,此次共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新增一级学科博士点480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5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5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566个。(8月1日 澎湃新闻)
可以看到,新增硕博点是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积极响应,同时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需求。研究生教育作为一流高等教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学研究的“储备力量”。新增硕博点服务国家教育强国战略、加强学科布局与调整的基本途径,并且也符合国际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比如,欧美等一众发达国家的硕博点较多、研究生规模大,为其高等教育发展、科研产业建设奠定了基础。此外,新增硕博点的分布涵盖了民办和地方院校,这有助于缩小不同类型高校之间的差距,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此举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教育体系的综合水平,助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与社会整体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硕博点增设的速度远超教育资源的增长速度时,“量”的激增便难以保证“质”的同步提升。师资力量、科研条件、教学设施等资源的相对匮乏,可能导致教育质量下滑,进而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首先导师制度的参差造成了研究生质量的摇摆。部分导师在新增硕博点中属于第一年招生,可能会因为其自身学术素养和经验不足,或因忙于行政事务,无法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关注;有些高校也未能充分考量研究生教育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从论文开题至评审阶段,均采取了由主管部门主导的“一刀切”管理模式。这种看似强化管理的举措,实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与应有责任。
此外,硕博点的增设逐渐以专硕、专博为主,可目前一些学校在专业硕博的培养中,其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管理模式等都趋同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校外导师未能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专业硕博无形中变成了一种低配版的学术硕博。
而在这种背景下,学历的“含金量”自然难以避免地受到质疑,学历贬值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一方面,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另一方面,大量同质化的研究生毕业生涌入市场,使得就业竞争愈发激烈。就近几年的就业情况而言,研究生学历与985背景成了就业市场的普遍要求,高校教职对学历的要求更是上升到海外名校博士的标准,甚至卷到博士后。当“僧多粥少”成为常态时,大批用工企业在招聘中可能会开始慢慢转向务实和用工性价比,而高学历人才的供应却有增无减,学历含金量被快速冲淡。这种“供需错配”的现象,无疑加剧了就业降级和学历内卷。
一言以蔽之,增设硕博点与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不应仅仅着眼于“量”的扩大,更要注重“质”的提升。这意味着各大高校既要优化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同时要落实好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学位课程体系。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明确导师的基本素质要求、权利及立德树人职责、考核与奖励机制。人们常说,教育是什么样子,明天就是什么样子。因此,高校严把入口关、严把过程关、严把出口关,严字当头,并且关注当下社会需求,教育强国的目标方能稳步前行。
来源:红网
作者:罗培杰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