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宁 (宁夏大学)
近日,上游新闻报道,“口腔诊所”类的骚扰电话,是有第三方企业通过“ai外呼电推”,即通过持续的盲打方式,筛选出对种牙有需求的市民,进而将这些信息出售给民营口腔诊所。这样的“科技革新”,除了会对公民生活造成严重的困扰,更重要是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法规。这也提醒我们,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也该要跟上技术的脚步了。
无论用什么手段和技术非法收集和出售公民个人信息,这种行为都已经触碰到了法律红线。《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条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第六条规定,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第三方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大量收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显然已经涉嫌违法。作为购买方的口腔诊所虽然是为了更好地营业,精准寻找目标消费者,但这并不能掩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本质。
但在当下信息时代,个人信息似乎成了公民进入各软件平台的“门票”,这也给了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机,打着合法经营的旗号,将买卖公民个人信息发展成了庞大的产业链,牵涉众多利益。再加上各种层出不穷的新技术的“加入”,让公民防不胜防,如果被不法商家利用,还可能诱导一些没有判断力的消费者陷入某些消费陷阱,更有甚者,会演变成大规模的电话诈骗。这也警醒相关部门,不能总是待到事件发生才开始重视,而是要及时跟进,让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更上技术发展的脚步。
通讯运营商应加强网络技术投入与创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骚扰电话识别的精准度,分析骚扰电话的拨打规律,并进行提前阻拦,实现信息贩卖、泄露可追踪、可取证,设置消费者“一键举报”等功能。同时平台应当遵循收集个人信息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的原则,明示个人信息处理目的,方式和范围,增强信息处理的公开透明。但最重要的还是固牢法律这道隔离墙,加大对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的处罚力度,起到震慑效果。人们应当明白,在当下信息近乎透明的时代,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终究需要部门治理、平台处置、法律惩治等多方合力。
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在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下已经成了一道必答题,在当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技术层不出穷,不断挑战法律红线,而要彻底根除,唯有从技术、法律、市场,部门等各方共同发力,建立长效的保护与惩治措施,保证公民个人信息不被当做盈利的筹码,还个人真正的隐私安全。
来源:红网
作者:董芳宁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