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毛坯人生vs精装朋友圈: 当下年轻人的身份认同焦虑-尊龙凯时首页

来源:红网 作者:宋佳璟 编辑:颜新武 2024-06-02 16:05:17
时刻新闻
—分享—

5854c583e13447c093971312f27a4306.png

□宋佳璟(山西大学)

近日,“毛坯人生vs精装朋友圈”的话题刷屏网络,人们纷纷在各大平台晒出自己“现实一地鸡毛,朋友圈岁月静好”的差异对比。“毛坯人生”是指现实生活如毛坯房一般粗陋简单,“精装朋友圈”则指将现实生活中的一地鸡毛进行包装、打扮,精装后展示自己想给别人看的一面。

露营时,抱怨一堆花生瓜子敢卖199,朋友圈却要配“人间烟火、围炉煮茶”的文案;爬山中想的是“今天我就要噶在这了”,朋友圈却要嘴硬“山不见我我自见山”;在外旅行的常态是人挤人,狂拍照。可朋友圈偏偏要发“永远向往自由”。主打的就是人生再苦也不能苦朋友圈。杂乱无章的现实生活与风风光光的朋友圈的差异对比,被网友们戏称为从“毛坯房”到“精装修”。对此,有人觉得这样的人生太假,活得太累。有人却表示自己乐在其中。笔者认为“毛坯人生”与“精装朋友圈”的割裂,反映了年轻人身份认同的困境。

在互联网时代,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已经成为展示我们个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窗口。相比真实,大家更热衷于“精装朋友圈”,原因是什么呢?

对自我认同的追求。作为重要的自我展示、生活分享平台,朋友圈是他人了解自己的重要途径。工业化、城市化社会,人们在真实生活中与周围人匆匆擦肩而过,更大程度上依靠网络获得情感支持。而朋友圈作为重要的网络社交空间,圈内的点赞评论逐渐取代了现实生活中交流互动,给我们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情感鼓励,慢慢地人们常将朋友圈内容与真实生活划上等号。“朋友圈焦虑”因此蔓延,进而引发恶性循环,朋友圈由映照现实发展到美化现实,甚至于扭曲现实。通过朋友圈的展示,获得他人的点赞和评论,我们不仅可以满足自己被认可、重视的感觉,进一步强化自我,还可以打造出理想的自我形象,让我们觉得自己就是那个更好的自己。

社交媒体的压力。我们在社交媒体上浏览他人的动态时,往往会进行无意识的社会比较。这种比较常常会让我们感到自己的不足,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为此,我们可能会更倾向于选择性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人人都知道“精装朋友圈”是虚假繁荣,但是人人却还是沉迷在朋友圈的装修大业中无法自拔。这看似矛盾的心理,隐含了人们想象中的生活与现实的差距难以跨越时产生出的很难排解的矛盾心理以及对日常和平庸的反抗。

阿兰·德波顿曾说,身份的焦虑是一种担忧:担忧我们无法处在与社会认定的成功典范保持一致的危险中,从而被剥夺尊严和尊重,这种担忧的破坏力足以摧毁我们生活的松紧度。人设固然能让别人迅速认识自己,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将多面的个体单一化。一些人为了塑造完美的朋友圈形象,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策划和编辑,这些行为虽然能暂时满足虚荣心,但长期一定会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对此,我们首先要学会正视自己,接纳自己,安顿自己。认识到真正的幸福并不来自于外界的认可,而是源自内心的平静与满足,积极去探求自我内心真正需要的东西。

除了接纳和正视自己,我们还需学会纵向看待自己的成长。最近,日剧《四重奏》“你的人生,易如反掌”这句台词在社交媒体广泛流传。可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生并不会在手掌的一翻一转间完成从“毛坯”到“精装房“的爆改。相反,人生是多变的、复杂的,是会像过山车从山谷到山顶再从山顶迅速到山底的。所以,我们不妨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拉开时间线,除了将“毛坯人生与“精装朋友圈”进行横向比较外,更重要的是对二者纵向比较,从而认识到“毛坯人生”与“精装朋友圈”,只是人生在不同时空的样貌。

人设并不能展示我们全部的人生。虽然现实与理想的沟壑难以弥合,但在与世界不断的交锋中,终能逐渐靠近。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成为理想中的精装的自己。

来源:红网

作者:宋佳璟

编辑:颜新武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0/94/13963057.html

阅读下一篇

尊龙凯时首页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