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靖倬(中南民族大学)
10月1日,杭州亚运会女子100米决赛,中国选手林雨薇、吴艳妮出战。最终,林雨薇以12秒74个人最好成绩夺冠。吴艳妮抢跑后重新起跑,以12秒77获得第二名,但因此前的抢跑,成绩最终被取消。(10月2日 中国新闻网)
十一国庆之际,全国上下共同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4周年,同时在我国杭州举行的亚运会也是进行得如火如荼,观众所期待的女子100米栏决赛也于当日进行。吴艳妮和林雨薇都是被看好的“摘金”选手,然而在起跑时吴艳妮却犯了一个较为致命的错误——抢跑,最终被取消了成绩。一时间,该事件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吴艳妮抢跑”“吴艳妮成绩被取消”一度成为热搜火爆词条。
对此,有不少网友事后留言鼓励、安慰吴艳妮,希望她继续努力,争取下次更好。当然也不乏一些“键盘侠”以及被带节奏的网友断章取义、主观臆造留下负面言论,“先低调做人吧”“哗众取宠”“丢人现眼”“胡搅蛮缠”等词眼接踵而至,说风凉话、作出过激评论的人不在少数。那么,这样的“风凉”风气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无知”引起争议。纵观评论区,吴艳妮第一枪抢跑后回到赛道继续进行比赛的行为遭到了不少人的质疑,甚至是嘲讽,他们认为吴艳妮的行为“不尊重比赛,不尊重规则”。而事实上,田径规则明确表明了运动员可以对判罚结果有异议,允许运动员继续完成比赛,若赛后仍被视为犯规则取消运动员成绩。由此可见,部分“风凉”评论的出现,究其原因是这部分网友并没有弄清事情真相,只看到呈现在他们面前的现象,甚至是道听途说就开始了“自我发挥”,这样势必不能做出正确判断。要知道,弄清事件经过是进行评论的前提和基础,断章取义、歪曲事实只能是害人又害己。
其次,“偏见”导致事情发酵。在亚运会之前举行的成都大运会中,吴艳妮以100米栏决赛12秒76的成绩突破了自我摘得银牌,更是获得了巴黎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也是这一次让她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但与此同时,也让更多人关注到她开跑前的招牌动作以及右臂的纹身,一时间许多人跳出来攻击她“不务正业,没有运动员的样子”“像霸凌者”等等。可是,标志性手势不能等同于“张狂”,纹身从来不是,也不该是所谓“不良人士”的专属。在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自我表达方式里,或许纹身就是吴艳妮表达自我的方式,花环缠绕王冠的纹身样式正是她追求冠军的美好寓意。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偏见是盗贼。”一旦被偏见占领了自己的认知,那么再丰富的观点也会渐渐远离现实,造成对他人人格尊严的伤害。所以要抛弃偏见、正视现有事物,或许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最后,“唯冠军论”“非冠军论”的畸形观念火上浇油。“唯冠军论”是指,只要你不是冠军,无论你的实力多么顶尖都得接受批评;“非冠军论”就是只要你拿过冠军,就不允许有任何低潮,无论之前多么巅峰。此次事件中,可以看到不少过激评论都提到了“成绩”二字,总结来说就是他们认为吴艳妮常常活跃于大众视野,而这次却犯规被取消成绩,明显是没有实力还想博取流量“飘了”。但胜败乃兵家常事,有输有赢那才叫竞赛,我们不能只赢得起而输不起。仅凭一次比赛结果评判一个运动员的实力、人品、性格甚至上升到外貌的想法显然都不够成熟。失败就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成功就从成功中学习经验。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摒弃“唯冠军论”和“非冠军论”,给予运动员起码的尊重、鼓励和支持,用积极的声音取代消极的批评,以减少网络上的声音对他们的影响,即使是无法助力也不要产生阻碍作用。
体育竞技场看似只是运动员的实力角逐,实则也是观众心理素质的检测,甚至是国民凝聚力的考验。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则是推动三者进步,达成有机结合的桥梁。
来源:红网
作者:谭靖倬
编辑:刘昱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