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考卷里能不能出现“人工智能”这样的词汇?-尊龙凯时首页

来源:红网 作者:吴昆成 编辑:颜新武 2024-06-09 16:14:32
时刻新闻
—分享—

5854c583e13447c093971312f27a4306.png

□吴昆成(华中师范大学)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这道作文题来自2024年新课标ⅰ卷,近日成为热议的焦点,但同时也激起了一些争议。

争议的根源在于作文材料中出现了“人工智能”这一词汇。有不少网友质疑:既然高考卷中不允许出现“冰淇淋”这样的词汇,那为何又可以出现“人工智能”这样的专业术语?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仍有许多偏远地区的孩子对“人工智能”一无所知。

那么,“人工智能”是否会影响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呢?我认为是不影响的。即使把“人工智能”删掉,把题目改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题目的立意还是不会有改变,学生还是要回答“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这一问题。如果有人对“互联网”也不熟悉,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简化为“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这样修改会影响题意吗?答案同样是不会。题目的本质是在探讨“当外部的人或智能为我们提供答案后,我们心中的疑惑是否会因此而减少”。即使大家没有亲自使用过互联网或人工智能,难道就没有向老师、父母或其他人寻求过答案的经历吗?

总有一些人认为,题目中出现了某个词汇,那么立意就必须围绕这个词汇展开。每当试卷发布时,许多人声称自己押中了题目,仿佛只要沾上了“科技”“人文”这样的词汇,就意味着押题成功。然而,要真正“押”中题目,关键在于学生的思维,包括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等。高考作文的核心是考察学生对人与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等关系的认知。如果这些认知没有得到提升,那么写出的作文将只是空有思维的外壳,实质上只是词汇和素材的简单堆砌。如果对“人工智能”背后所反映的人与自己等关系或现象缺乏深入思考,即使心中装满了关于“人工智能”的名言警句和时代素材,也可能在“押中了题”的盲目乐观中偏离题意。

话说回来,语文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一门学科。面对社会、面对时代、面对语文学科中固有的知识点,我们是无法回避的。例如,在当今时代,如果去掉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那还能是这个时代吗?回顾过去,2017年全国课标ⅰ卷的作文题也曾引发过争议,因为材料中出现了“共享单车”。但实际上,材料中提供了包括“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在内的12个词汇,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两三个关键词来展示他们所认识的中国。

可以看到,无论什么词,都会有人没有接触过。没有去过长城,看过京剧,顺着一带一路走过的大有人在,你没用过共享单车、移动支付,他也有可能没去过美丽乡村,没看过广场舞。如果出现在高考里的词汇都要保证每个群体的学生都要见过、用过,那么能够出现在卷子里的词汇寥寥无几了。2020年高考ⅰ卷的语文阅读考了海明威的《越野滑雪》,是不是也要说上一句“对于没有滑过雪的学生不公平?”但实际上,这道题滑没滑雪,也并不影响做题。类似的,数学经常考新定义类型的题目,但真的是超纲吗?其实也只是在考迁移的学习能力。地理经常喜欢考书本以外的知识,但实际上还是在新语境、新知识下考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

诸如“人工智能”这样的词汇,也只是反映学科知识、素养、思维的形式,当前的新课标更侧重对后者的考察。很多人自己平时也说,觉得语文与现实脱节大,不必用150分来考察。但“人工智能”这样的词汇出现在卷子上,不就是考察了学生对于时代、社会、自己的思考吗?不正是语文与现实、时代接轨的一种体现吗?

高考是要讲究公平的。不可否认,不懂“人工智能”对于写这道题确实会有影响,如果没有用过chatgpt的话,可能也会对如今的人工智能有太多美好的幻想,认为人工智能什么都可以回答、什么都能回答得很好,就像无线充电刚出来的时候,我曾经也以为手机已经可以隔空充电了。对于那些没有使用过大型语言模型的学生来说,他们大概率是写不出来“提问的好坏影响回答的质量”这样的论据,他们更无法深刻体会到人与机器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以及自己在这种关系中的定位。而对于那些有使用经验的学生来说,“提示词”这样的概念已经变得司空见惯。

书本上的知识其实就是无数前人间接经验和阅历的集合,如果每个人都只能靠直接经验来学习知识,人类现在可能还是一群猴子。当然直接经验也会影响间接经验,古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很多人说教育具有滞后性,其实滞后性的程度也受个人阅历的影响。对于书本上讲的一些东西,条件优越的家庭早就带着孩子去体验了,就像今年甲卷文综考的“冰川老鼠”,可能学生的家长就是地理学家、生物学家,学生早就听说过了。学生在这种家庭的耳濡目染中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和阅历,锻炼了较好的思维能力。而其实高考就是在考视野、考思维。

高考已经很公平了,但是不可能做到完全公平。不可能为了公平,去掉所有关于能力的考察和筛选,必须在两者之间讲究一个平衡。对于那些家庭条件不佳的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在课本知识、试卷上投入大量的努力。而真正要消除的恐怕不是试卷上“人工智能”这样的盲点,而是盲点背后人与人之间的鸿沟。

来源:红网

作者:吴昆成

编辑:颜新武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0/91/13986408.html

阅读下一篇

尊龙凯时首页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