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俏力(复旦大学)
2024年6月6日,高考揭幕战打响的第一天,复旦大学教务处在尊龙凯时首页官网发布了新修订版的《复旦大学本科生成绩记载规定》,标志着历时多年的绩点改革尘埃落定,一时引爆舆论热议。
作为复旦大学本科学业评价体系改革的重要一环,新规内容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变动:其一是引入p和np设置,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选择不超过16个学分的课程,成绩不计入绩点计算;其二是a和a 存在30%的限制,其余等级赋分人数不受限制,这意味着学生不卡比例的最大绩点从以前的3.3提高到了3.7;其三,a以下等级对应绩点上移。
且不论改革方案实效如何,首先要为学校积极听取学生民意、大刀阔斧推行改革的魄力点赞。
复旦作为全国最早实行学分制的高校之一,自2002年推行“完全学分制”方案以来,其将a类(包括a和a-)严格控制在30%以内的等级制度便饱受诟病。二十年来,一届又一届的复旦学子为推行绩点改革“奔走呼号”,在各类学生社群中发放问卷、收集民意;学校也主动敞开大门倾听“群众的呼声”,教务处曾多次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鼓励大家积极建言献策。从古至今,改革向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此次改革历时之长,可以想象,其中存在着利益相关方的反复博弈,但最终方案的尘埃落定,何尝不是一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双向奔赴”呢?
其次,学校选择优化绩点政策为学生“松绑”,不仅符合高校实现素质教育的育人目标,也是提高学生国际竞争力的大势所趋。
长期以来,在高强度的学业考核压力下,复旦学子苦绩点“内卷化”久矣:对于保研的同学来说,以a-和b 为例,仅一级之差,表现在绩点上的差值高达0.4,相较于此,竞赛、科研的加分只相当于gpa增加0.05左右,可谓“杯水车薪”;对于出国的同学而言,复旦“名义绩点”的严苛也能从出国申请的劣势中看到蛛丝马迹。改革落地后,大学生们的首要目标不再是为课堂内的前30%争得“头破血流”,而是走出课堂,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创新、社团活动、产业实习、专题讲座、学科沙龙等领域去深耕,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国际竞争力,为走出象牙塔之后的人生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在探索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的道路上,复旦不是独行者。
近年来,部分高校开始尝试取消绩点和百分制,实行等级制的成绩评定改革。据人民日报报道,早在2019年,清华大学便发布了gpa改革方案,提出“教务部门尊重教师的学术判断,不在成绩评定工作中设置指导性的优秀率指标”。今年1月3日,北京大学率先在生命科学学院展开试点改革,放弃gpa排名,实行“等级制”的考核评定方式。除此之外,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高校也不约而同地采取等级制的评定方式,同时保留了百分制,以便于成绩的转换和存档。
评价体系改革前后,表面上是成绩记载的方式发声了变化,实质上是对教育理念的革新。以复旦为代表的高校绩点改革之春风,不失为对“绩点为王”的教育理念的破题与纠偏。
来源:红网
作者:丁俏力
编辑:颜新武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