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杂感随笔 | 情感与想象是我们最后的壁垒-尊龙凯时首页

来源:红辣椒评论 作者:董思宇 编辑:张瑜 2023-12-09 20:30:31
时刻新闻
—分享—

评论之星3.jpg

□董思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前不久,由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发布的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在中外各大媒体平台上掀起了一阵狂潮,上线仅仅两个月,活跃用户就突破一亿,注册用户之多导致服务器一度爆满。吟诗歌、写论文、敲代码、进行数据分析……chatgpt仿佛“无所不能”。ai绘画之后,chatgpt成为新的流量收割机。

然而科技从来都是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使人类陷入新的危机。一项调查显示,chatgpt正在“侵入”教育——超过89%的美国大学生曾使用chatgpt帮助他们完成作业。当众人纷纷感叹ai技术的高速发展和chatgpt功能强大外,很多人对“人工智能是否将取代人类”的话题也产生了深刻的思考。许多新闻工作者、程序员等从业者开始对自己的职业前景产生焦虑,甚至连特斯拉的ceo马斯克都认为,“我们离强大到危险的ai不远了。”

面对未知,面对黑箱,焦虑的产生无比正常,就像行走在看不见前路的黑暗隧道中,高度戒备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反应。但人类在人工智能面前,大可不必自惭形秽。迄今为止,虽然chatgpt看似“聪慧异常”,但也有不少“硬伤”;而人类在文明演进中形成的智慧,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珍贵。在人工智能盛行的当下,情感与想象是人类最后的壁垒。

在今年的高考考场上,语文考试结束后,chatgpt、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ai大模型纷纷被网友拿来写作文。从表面上看,凭借强大的计算能力,ai不仅实现了“秒”输出,还能引经据典、逻辑清晰,似乎对人类形成了降维打击。但细细读之,大有拼盘式的八股文之嫌。不仅句子逻辑模板化严重,“首先、其次、然后”布局一气呵成,犹如工业流水线般整齐;语言修辞更是平平无奇,几乎都是“车轱辘话来回说”。总而言之,通读下来只能用“味同嚼蜡”形容,用网友的话说则是“毫无灵魂,全是套路”。

ai的这般呈现效果,其实并不令人意外。就文章写作而言,无论是“情者文之经”,还是“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总关情”,无一例外都在讲,逻辑文字只是表象,传情达意、感悟思考才是灵魂。回到ai写作,从技术原理上说,无论如何训练模型模仿人类表达,驱动力始终都是数学和统计,而非情感与思考,输出的文字缺少生命力几乎是一种必然。就像ai或许可以写出“微信群24小时闪烁”,却注定难以感受到“低头族”的无奈;它或许可以模拟杜甫的写作风格,却注定难以感受到“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ai的“模式化”“理性化”无法取代人类的“差异化”“感性化”,而这些想象力、创造力、洞察力、感受力,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标识。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未来,ai势必会终结平庸。人类虽有无可取代之处,但从现实的就业情况来看,一些重复性高、创造性及思想性低的工作,势必会被人工智能所代替。不过,恰如chatgpt在回答中所说,与其担心工作被ai取代,不如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利用新技术、新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生活质量,思考如何使ai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更好地为我所用。毕竟,人工智能的前缀依旧是“人工”。

作家哈伯德曾言:“一部机器可以做五十个普通人的工作,但没有哪部机器可以完成一个伟大的人的工作。”回顾过去,可以看到,不管机器或之前的人工智能如何代替人类劳动,人类的思考并没有被取代,反而越来越深刻,处于不断进步之中,这是人类进步的希望所在。放眼未来,科学技术带来的改变将会比今天更加明显,新技术赋能的应用场景相互叠加,其结果将会是全社会的发展进步。

来源:红辣椒评论

作者:董思宇

编辑:张瑜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56/91/13339540.html

阅读下一篇

尊龙凯时首页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