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谦
清晨买菜回到小区,发现楼与楼之间的路上,一辆黄色校车和一辆白色小车互不相让,静静地僵持在那里。
我们居住的是近二十年的老旧小区,停车位不多,多数车都停在这条只有两车道的路上。车来车往时,大家相互礼让也能通过,但像今天这样僵住的情况倒是少见。
这是长假后的第一个早高峰,很快,校车后面就排成了长龙。
见此情景,爱管闲事的我老毛病又犯了,于是暗暗观察了一下,发现校车上还有几个孩子,而校车却是逆行。但要让校车先行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了“龙首”。无奈之下,我只好走到后面车辆相对较少的白色小车旁,满脸堆笑地向司机点头示意。
司机是一个和我儿子差不多年纪的帅气小伙子,副驾驶座上还坐着漂亮的妻子。我开口道:“哟,这媳妇真漂亮呀!这是要送媳妇上班吧?算了小伙子,我是楼上的阿姨,听阿姨一句劝,咱就让一让吧。”
小伙子看上去也不是喜欢耍横的人,见我来劝说,便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对面的司机太不讲道理了,那么大的车,又是校车,还逆行,实在不应该。”
我赶紧顺着他说:“逆行肯定是不对,但车上还有几个孩子,后面又跟着一堆车,听阿姨的,为了孩子,咱就让一让吧。善良的人有好报。”
小伙子听了,与媳妇对望一眼,便发动了车。我赶紧指挥后面的车辆一起让行。也就几分钟的时间,道路便恢复了畅通。
我不知道,如果我不上前劝一劝,后果会怎样。也许双方会因为急躁发生冲突,也许上班迟到会挨批评,更严重的,天气依然有些热,孩子可能会受影响,校车司机甚至可能因此丢掉工作。
开车的第一要素就是“礼让”,不论别人做得对与错,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必要时,该退就退,该让就让。
如今家家户户都有了小车,人们对车少了应有的敬畏。记忆中,我父亲那一辈开车有许多讲究,他老人家一生开过拖拉机、农用车和大东风,从未出过事故。
每天早上,我母亲从不多说话,只是默默地为我父亲准备好一大杯茶水,然后默念平安,目送车辆出发。我父亲开车也从不争强好胜,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肩上担着全家的希望。
有一次,我父亲到河南平顶山拉煤,因为是第一次去,路况不熟,当时也没有导航,不小心走到了一条狭窄的山路上。半个小时后,遇到了一辆牛车,赶车的是一位大爷。我父亲心急如焚,因为一般熟悉路况的机动车不会走这条羊肠山道。我父亲二话不说,赶紧倒车让行,牛车过了好长时间才通过。大爷十分感激,送给我父亲一锅旱烟,还指点了一条去平顶山的近路。
那天很晚父亲才回到家。他说,要不是那位好心的大爷,自己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找到去拉煤的路。担心了一晚的我母亲连声说道:“退得好,退得好,好人有好报。”
退一步不是软弱,也不是无能,而是人生的大智慧。这是责任,是担当,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密码,是老人开心笑脸的源泉。懂得退让,知晓轻重,明白得失,才能为家人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
来源:红网
作者:谭谦
编辑:张瑜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