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许 (复旦大学)
近段时间,昆明、长沙、西安、青岛、南京等多地一大批基层政务微信公众号、微博停止更新并启动注销程序,相关信息资讯、公示、公告等内容并入属地政府网站。此外,江苏张家港市也有大量基层部门和学校的公众号停用。(4月30日 澎湃新闻)
新媒体作为发布信息、提供服务的新形式,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不可否认。但建设政务新媒体账号,不能只看有没有账号,更应关注有没有影响力、有没有服务性,否则就会沦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观察这类被关停的政务新媒体账号,可以发现,它们的共性是内容质量低,原创不足。以4月25日起停更的四川青川县乐安镇政府微信公众号“平安乐安”为例,自2017年注册到今年4月25日停更,标记为原创的内容只有5篇,大量内容是对新华社通稿的全文转载。这样的运营方式,没有体现“接地气”的特色,对提供信息、服务居民没有意义,“绝大多数文章阅读量只有个位数”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
此类忽视传播效果、缺乏影响力政务新媒体于基层治理无益,但如果走向“流量为王”的另一个极端,则会造成更大的问题。大量活动设置“关注公众号或下载app投票”环节,让本就深陷信息过载的用户不胜其烦;单位强制员工转发其新媒体内容,作为私人空间的朋友圈被侵入;各类活动的举办也不再考虑实际效果,一切以“拍照发文宣传”为先……在忽视实际工作效果的前提下,“流量为王”必然导向形式主义。而形式主义带给用户的是无用的繁杂信息,带给基层工作者的是加重的工作负担。
“如何面对流量”固然是政务新媒体在运营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但指出观念错误的同时,也需要看到政务新媒体客观上面临的困境。大多数基层单位没有专业的新媒体运营团队,自然很难生产“有网感”的内容;“乡科级”单位只负责小区域、小领域中的工作,自然很难获得有影响力的新闻素材;此外,县级、市级融媒体中心也会报道辖区内的新闻,各单位的内容也就很难做到独家原创。
实际上,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也看到了政务新媒体的困境,并在2023年12月出台了《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要加强对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用1到2年时间,建立健全统筹管理、审核备案、评价反馈、清理退出等机制。近期大量政务新媒体账号的关停,就可以视为《意见》落实的第一步。
而发现问题、关停账号之后,更关键的是整合资源、更好提供信息与服务,这样才能让新媒体时代的基层治理更扎实有效、深入民心。
来源:红网
作者:何许
编辑:张瑜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