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对“新黄色新闻”就要多给点“颜色看看”-尊龙凯时首页

来源:红网 作者:童婉乔 编辑:张瑜 2024-03-01 15:59:09
时刻新闻
—分享—

496c6b2318d1447ebe04dc5c2e343daa.png

□童婉乔 (中国传媒大学)

“巴黎厕所惊现小学生寒假作业”,“游客斥巨资包游艇在三亚突围湛江”,“网红cos赵世子领头神像巡游队”……近段时间,此类词条接连霸榜社交媒体,令人迷惑,发人深思。

在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中,“流量为王”的口号被不少人奉为圭臬,不是在制造流量,就是在追逐流量的路上,特别是一些自媒体博主无下限迎合大众的兴致趣味,炮制煽动性、内容粗糙肤浅的“山寨”新闻,导致“新黄色新闻”泛滥。

内容创作门槛降低,推送质量良莠不齐,算法编造“信息茧房”……这些“新黄色新闻”戏剧性足,社会价值低,虽然短时间内夺人眼球,备受追捧,但长时间下来腐蚀着信息生态,贻害无穷。既然格调不高,为何流量奇高?这些泛滥的“新黄色新闻”背后潜藏着哪些屡试不爽的套路?

套路一:“海市蜃楼,一纸空文”。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肆添笔,或捏造一些莫须有的讯息加以解读,“新黄色新闻”以不切实际、自导自演、脱离大众为特色。产出这类内容,或是没有站得住脚的事实依据,或者抓住一点现实残影就扭曲夸大。

比如,登上热搜的网帖“花三万包游艇三亚突围”,正是瞄准大量游客滞留三亚之际,发段子忽悠网民借以收刮流量。随后,相关部门及时回应打假,澄清实情,该事件才避免了进一步发酵。然而,很多时候这类虚假信息产生的危害并没能得到及时止损,社会治理不得不面临更多挑战。

套路二:“嘲风弄月,消解严肃”。为了炮制稀缺性,博人眼球赚取流量,不少“新黄色新闻”徘徊在公序良俗乃至法律规范的边界。有的内容反叛主流,背道而驰,还有的削减权威,丑化形象,短时而言损害秩序,长久以来助长歪风。

日前,网红试图“与神明共享香火”的举动惹得众怒。乱蹭民俗迟早“翻车”,无底线“碰瓷”必然付出代价,需再次强调的是,流量的热度要建立在认知的宽度、情感的厚度之上。

套路三:”危言耸听,煽风点火。”在特定的时间节点,利用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新黄色新闻”借机添柴加火,生产卖点,意欲顺搭热度的便车。网络空间的传播过程存在一定的信息差,“黄色大军”正是如此“见缝插针”,在贩卖焦虑的同时激化矛盾。

自sora问世以来,所谓的“人工智能课程”大量涌现,代表人物李一舟正是以推广科技之名上演千万级割韭菜大戏。其底层逻辑就是利用公众对未知的恐惧,将科技的进步歪曲成威胁,借以牟取个人利益,“ai教父”终是沦为典型的反面教材。

若是放任“流量为王”代替“内容为王”,传播变成迎合,新闻成为摆拍,后果将不堪设想。诚然,技术的进步带来社交媒体的崛起,社会不可回避地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一方面,大量娱乐化信息的覆盖,逐渐侵蚀我们的公共话语权和思考能力,沉迷“新黄色新闻”使严肃话题的接收变得被动。另一方面,越是短频快,越是削弱事件真实性全面性,人们深入理解、独立批判的机会被严重剥削,越发难以冷静抽离,理性思考客观判断。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新黄色新闻”泛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对其整治也要从内容、技术、制度、文化等多个层面入手。如若大家共同参与,自觉抵制,“新黄色新闻”生存的空间必将越来越小。

来源:红网

作者:童婉乔

编辑:张瑜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7/83/13587364.html

阅读下一篇

尊龙凯时首页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