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泽霖(清华大学)
10月29日,国内多家媒体以“精子运动违背牛顿第三定律”为题报道了一项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的研究,称研究人员发现精子尾巴的甩动“违背了牛顿第三定律”,从而让精子不至于在液体环境中减速。
报道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但即使仅以常识判断,牛顿第三定律作为宏观运动的基本定律,怎么可能被同属宏观世界的精子所违背呢?面对这样一篇标题令人瞠目结舌的报道,笔者只能哭笑不得地说出一句:媒体应少些炒作,多点常识。
经过检索,笔者找到了由kenta ishimoto等三名学者发表在学术期刊《prx life》上的论文原文。实际上,在导论的第一段,我们就可以看到作者是怎么描述他们的发现的:“这些系统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内部活动单元将能量转化为机械力。因此,当我们将其视作一个开放系统,其机械能由微观活动单元注入时,牛顿第三定律可能会被违背。”(a crucial feature of these systems is that inner activity units convert energy into mechanical forces. in turn, newton's third law may be violated when we regard it as an open system, with its mechanical energy being injected from microscopic active units. )
从这句话中,我们确实能看到“违背牛顿第三定律”之类的内容,但作者也同时指出了明确的前提条件,那就是将精子的运动视作一个从微观活动中获得能量的“开放系统”。可见这并非违背牛顿第三定律,而只是微观和宏观因素共同作用下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诚然,对于领域外的读者而言,想要清晰地理解论文中的发现是困难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同时丧失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比照报道内容和论文原文,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报道对论文内容产生了严重的误解和误读。
从这篇报道说开去,我们可以看到在科技主题越发受到媒体青睐的同时,媒体对科技的误读也时常发生。2022年初,主流媒体广泛报道王中林院士拓展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盛赞其为“中国科研机构对经典物理学基础理论创新作出的一次重要贡献”,但后续学界争论说明王院士的工作实际上是实现麦克斯韦方程组在特定情况下的近似应用,而不涉及基础理论创新。在2015年,清华大学的颜宁教授团队首次解析出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但却被媒体广泛以“饿死癌细胞”为题进行报道,以至于颜宁团队不得不再次出面澄清,其工作只是为治疗癌症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思路。
科技报道的误读,首先来源于媒体界和科学界在知识背景和话语体系上的差异。一方面,大部分新闻从业者不具备科技领域的专业背景;另一方面,对科学界而言,知识的积累无疑是一个缓慢的、系统性的过程,更多时候一项新研究、新发现代表的是微小的进步,而非突破性的发展。而媒体界并未分享这一共识,而是往往为了吸引眼球,或过度延伸成果的价值,或刻意突出存在的争论,于是炒作盛行,让“热闹”有余而“门道”不足。“违背牛顿第三定律”这种堪称哗众取宠的标题,无疑也受到了这些因素的驱动,提示我们科技报道的专业性建设还任重道远。
但在这次报道中尤其恶劣的是,在义务教育已经开展近40年的背景下,一些媒体居然还敢公然忽略明显的前提,大剌剌地宣称一个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被详细介绍的物理学基本定律被挑战了。论文作者的表述固然有卖弄修辞之嫌,但有关媒体写出这样的标题又是抱着怎样的目的呢?在相关新闻的评论区,充满了“每个字都认识,但是完全看不懂”的评论,但有关媒体在报道中甚至连论文标题都未提供,究竟是否有心提供解释?还是故意不解释?或许这并非这些报道的直接目的,但令人尴尬的误读毫无疑问在利用专业媒体的权威来吸引眼球,却实际上一定程度地阻碍了民众对科学界的了解。
科技报道中的误读或许来源于部分媒体从业者专业水平不足的现实困境,但更来源于对媒体对读者、自身责任和科学的不尊重。这种不尊重在根本上无关体制机制,甚至无关记者的科技素养,而是根植于媒体从业者以为自己可以在专业领域和民众之间长袖善舞的信息优越感中。照本宣科之下,媒体看似说了实话,但并未提供实情。报道一些自己都没搞明白的东西,让反智的新闻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专业媒体机构的平台上,或许能挣来一家一时的流量,但将对我们所处的信息环境造成深远的破坏。
来源:红网
作者:甘泽霖
编辑:刘昱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