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世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10月23日,针对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发生的“鼠头鸭脖”食品安全事件、华北理工大学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国务院食安办约谈了南昌市、唐山市两地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10月23日 中国新闻网)
这一举措是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也是对公众健康权益的坚决保障。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两起校园食品安全事件。今年6月,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发生“6.1食品安全事件”,也就是舆论场熟悉的“鼠头鸭脖”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微博上多个相关话题的总阅读量超过了数十亿,因为其戏剧性的反转和多个层级的回复,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舆情。而仅仅四个月之后,华北理工大学食堂又出现了疑似“鼠头”异物,再次引发了公众对校园食品安全的担忧。
应该看到,这两起事件绝非偶然,而是暴露出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以及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的弱化。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位学生表示,学校食堂几乎每个月都有大量投诉,“钢丝球、毛发、小虫子等异物都是很正常的事。”反映出校园食品安全已是漏洞百出,而被曝出的“鼠头鸭脖”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近年来,媒体报道的校园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从过期食品、不洁食品到有毒食品,无不让人触目惊心,学生的饮食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学生和家长。
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的约谈,无疑是对这两起食品安全事件的高度重视和坚决态度。约谈南昌市、唐山市两地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体现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严肃性和紧迫性。我们相信这种级别的约谈,足够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从而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原则,认真抓好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
然而,约谈只是第一步。我们需要看到的是,约谈之后,两地政府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来改善食品安全状况。是否能够强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又是否能够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此外,学生成为食品安全监督的主体作用不可忽视。正如人民日报海外版“侠客岛”推出的微评“一颗老鼠头为何要省级调查组才能查清”所言,此前校方一口咬定是“鸭脖”,如今看来真徒增笑柄,侮辱智商。学生作为校园的主体,他们的声音和行动对于改善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一味的对学生“捂嘴”、压舆论,只会适得其反。让学生成为监管体系的主要一环,才能有效解决学校的食品卫生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校园食品安全关系亿万家庭,更关系祖国未来,坚决不能沦为“重灾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也需要政府、学校、家长和学生四方形成合力,才能够有效地解决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确保每一口食物的安全和质量,让学生们“吃得放心”。
来源:红网
作者:赖世伟
编辑:胡书铭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