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齐超
近日,多所高校相继呼吁学生诚信跑步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南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均发现部分学生存在利用外挂软件假跑、骑车代跑、找人替跑等作弊行为。为此,一些学校还在跑步app等后台开启了行为不规范检测系统,一旦发现作弊行为将按照学校规定严肃处理。
教育家蔡元培说过:“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如此警言,不只是针对中小学生,也包括大学生,换而言之,大学生同样需要加强体育锻炼。身体是事业的本钱,热血青年,豪情满怀,若没有强健的体魄,还谈何实现人生抱负?
不得不说,现如今的一些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身体素质堪忧,以至于被贴上了“脆皮”的标签。一些大学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积极态度,出台措施,鼓励锻炼,其良善之初衷,令人称赞。比如,有的大学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会,有的大学给学生设定跑步任务,有的大学则要求每学期的跑步次数,有的学校把体育成绩纳入期末考评,等等。
尽管跑步是适宜度较高的有氧锻炼,但还是有不少大学生喜欢其他的锻炼方式。事实上,如果学校仅用跑步来衡量评价学生的锻炼状况,这未免单调枯燥,也容易作弊造假。现实中,就有部分大学生为了完成跑步任务而作弊:比如,有的是骑车晃手机;有的是拿多部手机接力跑;有些花钱请人代跑;有的则是用外挂软件假跑……总之,个别同学急功近利,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跑步作弊行为。
学生跑步作弊,高校呼吁诚信跑步,这似乎顺理成章。但在笔者看来,推动学生积极锻炼,高校不应只停留在“呼吁”上,还应进行反思,并采取其他的积极措施。高校体育应当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所以,我们不反对定额跑步之类的强制性措施。不过,以跑步作为锻炼的唯一衡量标准,缺乏科学性与人为关怀;同时,也容易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从这个角度看,高校不妨因人而异,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锻炼方式,设置差异化的锻炼标准,而不能一味地定额、强制打卡。
学生代跑违反校规,影响评价的公平,需要惩戒与打击,也需要呼吁诚信,这一点没有错。然而,对于跑步作弊,我们不能一味地“呼吁诚信”,不能一味地修补跑步app漏洞,还应当丰富锻炼方式,完善评价机制,修补激励措施,引导学生乐于锻炼,进而改变他们被动、敷衍的锻炼态度。
来源:红网
作者:黄齐超
编辑:张瑜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