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一晴(西京学院)
一篇好的网络评论,除了应当具有好的立意、选题和逻辑外,还有两个点恐怕格外重要——文风上要“接地气”,情感上要“有共鸣”。
写新闻评论,文风要“接地气”。
观点是自己的,文章是大众的。评论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谁?是“人”。“人”是活的灵魂,是不同的“人”,是抽象的“人”,也是具体的“人”。
在行文上,网络评论不能太“高大上”。接地气,是一篇评论能够被广泛传播的前提。评论作品要尽可能符合最广大读者的阅读习惯和理解水平,不能脱离人民群众,不要把评论变成学术论文,否则,很容易成为虚浮飘摇的空中楼阁。
况且,在信息爆炸的当下,人们一般只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浏览文章,在学业和工作压力之下,也没有精力深度思考和理解,所以,评论语言要通俗、质朴,多些简洁直观,少些晦涩难懂,高效地把话讲明白。
当然,有时多一些“网感”,适当使用网络流行语,内容会有趣很多,评论也更能与网友“打成一片”。主持人康辉在其《国际锐评》栏目中,曾“硬核”反驳美国对中国的无端指责,称美国部分政客是“怨妇心态”“满嘴跑火车”“荒唐得令人喷饭”。这些话幽默风趣,形象地揭露了美国的一些丑恶行径,引发了全国网友的共鸣,并且迅速火遍网络,让新闻和观点达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通俗而不庸俗,质朴而不粗鄙,有趣而不油腻。网络评论的文风若能如此,相信必然能获得众多读者的认可。
写新闻评论,情感要“有共鸣”。
情绪是原发力量,它喷薄而出,驱动着作品的生成,自己“动情”了,别人才会“动心”。
作者动用自己的情感资源,在字里行间为文章增添感染力,能够很大程度上拉近与读者的心理距离,从而使读者与作者达成一种情绪共振。
温柔也是一种力量。一篇严丝合缝的文章,虽然理性,但不免“干巴”“冰冷”,如果添加一些细腻、递进的情感,则会多一分穿透力,让观点更深入地走进人心。
当然,情感表达也应保持克制,不要“煽情”“滥情”,不能浮于表面,不能情感大于理性。观点和论证是评论的中心,情感要服务于逻辑,与理性融为一体,恰到好处。
此外,想要调动观众的移情能力,“去格式化”是必要的。评论作者应摒弃自我中心,避免空洞、模板式的套话,要站在读者的角度,用他们的眼睛看世界,用他们的心去感受。以此为前提去下笔,才有望引发他人的共情。
总之,网络评论写作,文风上要“接地气”,情感上要“有共鸣”。文风“接地气”,读者才更有阅读的欲望;只有情感“有共鸣”,才能打动读者的内心,让观点更有力量 。
常言道,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练不好的。多看、多想、多写、多练,评论作为文字符号将丰满起来,它的思想内核也会更加鲜活。
来源:红网
作者:郭一晴
编辑:张瑜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