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思琪(西京学院)
在新闻采写编评等业务素养学习中,我逐渐折服于新闻评论的魅力。每当对新闻产生表达冲动、为之散发思维、建立论证联系,成功创作了一篇有理有据、有血有肉的新闻评论后,我的身心都会被一股酣畅感彻底洗涤。在完成评论后的作品打磨、完善过程中,我又一遍遍地将自己的逻辑框架打散,重构其中的思想内核。可以说,每一次的创作,都是一个以我血塑我形、以我心捋我文的长过程。
回望来时路,我的“处女作”是在有感而发的状态下一气呵成的。那时,我看到微博热搜“我的工位是不是有脏东西”的娱乐话题,觉得很有意思。热搜之上是年轻人摆烂的文字态度,但联想到“内卷”裹挟下,年轻人实际依然朝着梦想奋进的现实,由此我推测,语言和文字的摆烂,只是年轻人适时放松的自嘲方式。我的第一篇新闻评论也就此诞生了。后来,这篇文章竟还被杂志转载,我也由此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评论稿费。虽然现在看来,这篇文章文笔稚嫩、论据薄弱,逻辑框架也不够严密紧凑,但它凝结了我当时简短却也完整的思想梳理过程。
在评论写作初期,我的学习对象主要有三,一是课堂上老师分享的经典评论案例,二是每日各大评论媒体上发表的文章,三是其他优秀大学生评论作者的评论作品。
在赏析和学习前辈们的经典评论过程中,郭光东老师和曹林老师的经典评论作品,对我的影响颇深。他们的作品语言犀利、观点鲜明,让人能够瞬间从惯性思维和偏狭逻辑的樊笼中挣脱出来。潜移默化地,我也总是聚焦于一些具有争议性和社会现实意义的新闻,并青涩地尝试用启发性思维、以犀利的语言辩证地去评价,而非一味地站在舆论的一边侃侃而谈,这一度成为我评论所追求的“力度”。
不论是写新闻评论的,还是读新闻评论的,我们到底要从新闻评论里获取什么呢?我想,是声音,是不同的声音;是力量,是开聋启瞆的力量。但是,一开始我的一些评论作品会由此陷入“用词程度重即语言犀利”的误区,出现语言“用力过猛”的问题。当我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后,我改而寻求用中肯而有力的语言,去娓娓道来我对新闻事实平和而真切的见解。
虽然我初期的评论写作之路还算得上平坦,但阅读其他优秀评论作品,我也会陷入“为什么别人能够如此妙笔生花”“为什么别人的辞藻如此华丽”的自我怀疑怪圈。当我刻意尝试在作品中堆砌华丽辞藻时,才发现,不是所有的评论作品都适合用华丽的语言,也不是所有的语言风格都切合自己的文风。强行拼凑的思维和语言,更只会成为评论写作时铐在自己笔头上的一道枷锁。
在刚开始投稿的那段日子里,因为一直被投稿后台“已采用”的橙色字样所激励,也恰逢有感而发的新闻频现,知晓新闻评论具有时效性,我基本保持着一天一篇评论写作的频率,而这些评论也大多都有幸被采用,那时的我还天真地觉得,评论写作算不上什么难事。然而,谁知我的评论写作之路越进行到后期,我就越感到吃力,有时候一个星期都写不出一篇评论,有时候连写四五篇评论,也没有一篇被采用发表,那时候的我才知道:“哦,原来写作的难坎谁都躲不过。”我又开始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确实,后来的我逐渐迷失了评论的初心,开始有点因为需要完成写作的任务而写作了。
遇上一则新闻,不管在不在自己适合的领域,不管有无深刻见解,就马上开始动手评论,最后完成的,却也只是一篇“虚壳”评论,没有内核。
走过一段评论写作之路后,回看以前写的一篇篇稚嫩的评论,我越发觉得,学着怎么写作新闻评论,就像学着怎么梳理自己的思想和内心。
一篇有血有肉的评论真正被创作出来,其中必定蕴含着作者完完整整的心理过程和思想内核。回顾我之前写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难道一个个不都是我当时的内心倒影吗?一开始,我因为急于求成而陷入“用力过猛”的误区,后因怀疑自己而照猫画虎得将评论桎梏住,继而又因为迷失初心而陷入写作瓶颈。写文如做人,捋文如理己。对于评论者而言,创作新闻评论的过程,是慢慢梳理自己的内心和思想的一个过程,把自己梳理明白了,才能把评论写明白了。同时,它当然也是对评论者写作逻辑能力的历练,把自己说服了,才有可能把读者说服。
至于什么样的评论才算得上是一篇好评论,以我浅薄的想法,也许,当我们将新闻评论写作回归本质,把对新闻事实最真实的触动,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娓娓道来,最好它可以具有些真理的启发性,最好它让人读后可以继续将这份触动传递下去,那这就是最棒的评论了。
很荣幸能以大学生评论作者的身份,带着我的拙作与大家相遇、共谈;也很幸运有越来越多如“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这样的平台,为青年评论者提供发荣滋长的膏腴之地。作为评论路上的一名初学者,我由衷地希望在这条路上,听见越来越多向世界传递真实、温情的年轻声音,可以遇见更多一起执笔为剑、针砭时弊的同道中人——中国青年评论者的声音,值得被听见。
来源:红网
作者:杨思琪
编辑:张瑜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