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朝豪 (云南财经大学)
近日,一篇名为《一个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的文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读完此文感触良多,愿逝者安息。
尽管这个故事尚有存疑之处,但有一个真实的生命是真真切切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尽管细节相关部门还在核查之中,但我想故事里始终没有绕开“贫困地区”“城市”“考公”这几个关键词。我尝试着串联这几个词,凭借着过往印象,将之组合下来且有逻辑的就是“贫困地区的人通过考公迈向大城市”这么一句话,但这真的是有“逻辑”的吗?“考公”真的是贫困地区的人通往大城市的唯一解或最优解吗?
我暂时没有答案,但这让我不禁想到了路遥《平凡的世界》里的一段话:“谁让你读了这么多书,又知道了双水村以外还有个大世界。如果从小你就在这个天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你现在就会和众乡亲抱同一理想:经过几年的辛劳,像大哥一样娶个满意的媳妇,生个胖儿子,加上你的体魄,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庄稼人。不幸的是,你知道的太多了,思考的太多了,因此才有了这种不能为周围人所理解的苦恼。”
女生上的是北京某211高校,在北京那样的一座城市里,她通过读书,或许得以见到了她这一辈子都难以见到的事物,读书让她看到了“双水村”以外的世界。如我们一样,见过了这个世界美好的一面,就想留在这样的城市里,不甘心像村里的人一样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或早早结婚生子。可对于来自贫困地区的我们而言无身份无背景,能够实现这样的目的似乎只能考公,所以这成了我们唯一的路,以至于屡败屡考,各种“脱产考”“带职考”,这面临的压力和困境无法想象。
即使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仍旧不愿意回到“山里”,似乎陷入了一个泥潭。外面的世界让我们知道得越多、思考得就越多,但现实环境又不断地在告诉我们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差异,以及自身的局限性。一方面渴望追求更高的目标,另一方面又面临着现实的种种困难和阻碍。这种矛盾让我们陷入苦恼之中,既无法完全回归到过去的生活,又难以顺利地实现自己的新理想。久而久之,似乎自己是一个“异世界”的人,两边都难以融进去,我们越来越难在生活中得到支持与认同。
“傻人有傻福”这句话好像有了一个具象的回答,人们有了更多的知识和思考后,会发现人生的道路充满了各种可能性,但同时也更加复杂和难以抉择,倘若你什么也没见过或许你的快乐也是纯粹而又简单的。
只是,我们出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往往会受到家庭、社会和历史的影响,家里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更多时候不是荣耀而是枷锁,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命运。我们也变得身不由己,抗争命运的过程往往是艰难的,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会面临失败、挫折和孤独,但又无法放弃理想和追求。
我探寻不出这到底该归结于个人因素、家庭原因还是社会问题?或许这种命运的束缚与抗争才是我们人生永恒的主题?
来源:红网
作者:吴朝豪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