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梦琦(四川外国语大学)
2月19日,上海市徐汇区某中学教师“被丈夫实名举报出轨16岁学生”的事件登上微博热搜。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自称为上海市徐汇区某中学化学老师兼高一班主任丈夫的网友,公开爆料了多张女教师与其高一男学生的微信聊天纪录,斥责妻子“出轨”,“与未成年人发生关系”。2月19日上午,徐汇区教育局回应记者称,已经知晓此事,“现在正在调查中。”
从2021年某公司ceo做65页ppt指责网红女友脚踏两条船,登上微博热搜,到某高校男生认为女生出轨书写63页的pdf出轨记录,再到近日高中女教师的丈夫用pdf的状纸怒告妻子与学生暧昧,以pdf为载体书写犯错方事迹的事件已经层出不穷,太多的决裂闹剧挑逗着公众的神经。
我们可以理解发布者有一定的委屈、无奈、苦衷,或许想把对方曝光以解心中之恨,但问题是这样的做法真的可取吗?私事公开只能增加群众的围观度,提高舆论的压力,最终解决问题依然要依靠正规途径,以“曝”治暴不可取。
大部分pdf的制作初衷,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寻求大多数人的认同与共情,进而对另一方进行道德审判,也就是道德执照效应——当一件事情发生后,人们惯性地拿起放大镜盯住当事人,寻找其生活及行为的瑕疵,从而把对真相的追究,转变为对当事人的道德审判,来显示出自己的道德比他人高尚。
小到学生时代的校园表白墙互撕,打着信息共享的旗帜,实则是当事人情绪的宣泄之处。无论是男女朋友分手、闺蜜好友闹掰还是利益的牵扯,将自己认为的事实不顾一切放在表白墙上,让公众对其进行审判,其目的都是将道德作为武器,凭借一己之力,把不知真相、不知事实的群众争取过来,为自己的情绪买单。届时,不是真相在道德审判中胜出,而是道德审判中胜利方在书写真相。大到各类pdf状纸全网满天飞,交个朋友副总裁的七宗罪被写成60页pdf,将私事儿都公之于众。人在发泄自己情绪的时候,很难做到客观理性地讲述事实,带着偏见叙事,总是会下意识将自己的痛苦放大,将过错缩小,不了解事情真相的公众,根据描述的罪状对犯错方进行网络审判,这到底是惩罚还是狂欢?
无论是受害者想要声讨公道,还是围观者想当道德判官,似乎都是正常的人性反应。但在社交媒体时代,如果人人都试图以“曝”制暴,网友的信任感只会进一步流失,舆论场上徒留流量狂欢。其实私事公开化,不仅催化了自己与亲友的决裂,造成舆论场的撕裂,并且其中还牵扯到一系列更为现实的隐私侵权、违法传播、网络暴力等法律问题。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如果爆料文件捏造事实,涉嫌侵害名誉权。就算内容属实,此类曝光信息往往含有他人姓名、肖像、住址等个人信息,也含有关乎他人私密通信内容等隐私,擅自公开,属于典型的侵害隐私权的行为。2021年65页ppt指责女网红出轨事件中,男方用技术手段恢复女方的微信聊天记录,最后被警方认定“散布他人隐私”,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拘留6日。
该事件中将男方指名道姓公开记录,传播范围之广,通过网络曝光引发网暴等行为有侮辱之意,在民事上侵犯了当事人的名誉权,行政责任上将受到治安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则可能构成侮辱罪。同时,国家印发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里面明确规定:依法惩治网络侮辱行为。在信息网络上采取肆意谩骂、恶意诋毁、披露隐私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以侮辱罪定罪处罚。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缺点,当你将个人的私德,摆在聚光灯下时,你就会发现,其实真没几个人能经得住推敲。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网络让公众获得了更多帮助、表达不平的渠道,甚至是寻求公道的武器。但这个武器不该运用在鸡毛蒜皮的私事儿上,大家都不该拿着自家的私事儿,无限度地消耗网友的注意力资源。
来源:红网
作者:石梦琦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