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勇钢
形式主义,犹如一颗顽固的毒瘤,长期困扰着基层。日前,中央公开通报了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并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形式主义问题的严厉警示,更是以党内法规的形式,为基层减负提供了制度保障。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本应是一场真抓实干的行动,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以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的怪象。一些地方,为了响应上级整治形式主义的要求,表面上减少了会议和文件的数量,却转而采用视频会议、口头通知等看似“新颖”的方式。但实际上,这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曾是形式主义的突出表现。如今,用视频会议、口头通知代替现场会和红头文件,看似精简了流程,实则可能导致工作落实不到位。视频会议可能会因为网络问题、参会人员的专注度不够等原因,影响传达效果。而口头通知缺乏正式文件的权威性和规范性,容易出现传达不准确、责任不明确的情况。
数字务虚和“指尖形式主义”的花样翻新更是令人担忧。一些部门为了追求数字化政绩,过度强调数据的上报和统计,却忽视了实际工作的开展。基层干部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填写各种表格、上报各种数据上,而真正用于为群众办实事的时间却被大大压缩。“指尖形式主义”则表现为各种政务 app、工作群过多过滥,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不堪重负。
整治形式主义,必须要动真格、出实招。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而不是追求表面的形式和数字。其次,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减少对形式主义指标的考核,加大对实际工作成效的评估,让那些真正干实事、有实绩的干部得到肯定和激励。最后,要加强监督问责。对那些以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的行为,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以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无疑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行为,给地方实干风气添乱添堵,也加剧了形式主义的滋生和蔓延。说到底,整治形式主义得“反弹琵琶”,杜绝“弹簧效应”,把评判权和表决器交给群众,让那些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以形补形”现象无计可施、无处遁形。我们必须以坚定的决心、务实的举措,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形式主义束缚中解脱出来,轻装上阵,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来源:红网
作者:郑勇钢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