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平
军训,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磨砺意志品质、促进全面发展。对于青年学生而言,军训的经历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成长价值。然而,在实施军训的过程中,各学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人性化与多元化的融合,以确保军训活动既能够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又能够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的军训内容主要局限于站军姿、走队列、踢正步等传统项目,这些项目对学生的体能和意志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然而,如果一味追求严格的动作训练,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身体状况,就可能导致不良后果。例如,近日有媒体报道,山东省菏泽市单县某职业中专一女生在军训时突发症状,抢救无效,疑似因中暑而不幸离世。同时,该校也有多名新生出现中暑现象,家长们纷纷将孩子接回家。这种状况的出现,不得不引发我们对军训方式的反思。
从教官或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或许已经尽力降低了军训的强度和要求。然而,对于刚刚经历中高考紧张备考的新生来说,他们的身体素质往往处于透支状态,假期的放松也并未使他们完全适应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加之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高温天气下的军训无疑增加了学生出现身体状况的风险。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军训的实施必须更加人性化和多元化。
军训的时间安排需要调整。目前很多中学选择在8月中旬开始军训,然而此时正值高温季节,对学生来说是一大考验。从学生的健康角度着想,各校的军训时间应尽可能避开高温时段,将军训安排在秋季正常开学后较凉爽的时间进行。
军训的内容和形式也应当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队列训练外,我们还可以增加室内教育内容,如组织学生学唱军歌、开展军事知识讲座、参观军事设施等。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还可以加入自救、互救技能的演示和训练。
军训的原则要讲究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要求所有学生都达到同一标准。相反,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训练,逐步提高他们的体能和意志力。同时,也要要求教官文明施教、艺术施教。
军训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而不是让他们承受不必要的身体和心理压力。希望未来的军训能够更加人性化,既锻炼学生的意志,又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来源:红网
作者:陆平
编辑:张瑜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