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琪(中国人民大学)
“在发光和发热之间选择努力发疯”“拒绝精神内耗,有事直接发疯”……近段时间,有关“发疯”的话题屡屡引发网友热议。
社交媒体中,不少年轻人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发疯”的经历和体会,甚至还出现了应对各种不同情况的“发疯教程”。以话题讨论度来看,从说话到做事展现出的“淡淡疯感”,成为了当代年轻人普遍追捧的“情绪标签”;但与此同时,“发疯式”的言行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与质疑。
“发疯文学”“疯感”“发疯穿搭”……为啥现在年轻人似乎都热衷于“发疯”,难道真的是彻底放弃情绪管理了吗?
1.当代年轻人“发疯图鉴”
其实,从社交平台的具体分享来看,年轻网友们自称的“发疯”大多都不是真正的情绪失控和肆意宣泄,它们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类是“直抒胸臆”。可以看到,有不少年轻人在面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不愉快的时候,不想再像往常一样忍气吞声,转而选择“正面硬刚”,想要直接表达自己的异议或不满,以“发疯”的形式和对方“直接对线”。
在高铁上,面对吵闹的“熊孩子”时直接大声制止,不再默默忍耐;在小组作业中对不负责任的组员“大胆开麦”,拒绝“摸鱼”“搭便车”;在职场中对不合理的任务或加班安排明确拒绝,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情绪……
一类是自我宽慰。近日,微博话题“#留学生们有一种平静的疯感”引发网友关注,许多年轻留学生晒出自己的生活细节,网友纷纷评价这是一种“超绝松弛感”。
国外70元几颗的葡萄、不合胃口的饭菜、不太安全的居住环境……留学生们孤身在外,身处陌生环境,面对超出认知的人和事进行风趣幽默的点评和解读,名为“发疯”,实则是对现实状况的乐观解读和接纳。
还有一类则是“教学指南”。对于许多“社交i(内向)人”来说,“发疯”很难做到,不少短视频博主就手把手教人如何“有效发疯”。
无论是在职场面对领导、还是在生活中遇到陌生人,从眼神、动作到语言、心态,如今在社交平台都能找到“发疯指南”——但实际上,这些“指南”大多都不是要教网友如何吵架惹事,而只是半玩笑性质的经验分享,希望大家能够不再精神内耗而已……
总的来说,这样的言语或行为与其说是“发疯”,不如说是网友对自身情绪和想法的真实表达,是当代人对自身情绪更加关注的表现,也与真正的“疯狂”并不沾边。
2.年轻人为何热衷“发疯”?
在如今这个更加注重“情绪管理”“内核稳定”的时代,“发疯”为何广受年轻人关注、似乎变得更常见?
从个体层面来说,“发疯”是对自身不良情绪的排遣和安抚。毕竟生活还是要自己过,苦与乐都要自己扛,适当“发疯”好过崩溃爆发。
需要看到,“发疯”并不是消极厌世,而是年轻人希望能够短暂地从自己的日常社会角色里跳脱出来,抒发自身的焦虑和压抑。
从群体层面来讲,无论是年轻学生还是职场小白,在初入社会的阶段往往都会遇到一些不公平或不合理的问题。
面对这些情况,比起以往“忍忍就过去了”,当代年轻人能够更勇敢地在互联网或在现实生活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且逻辑思考和语言风趣往往都“在线”,可以说,这样“发疯”反而折射出年轻人更强大的心理内核和社交观念。
从社会层面来看,我们应当关注到,身处快节奏社会,人们普遍承受着更大的身心压力,个体情绪与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重视。
这个意义上讲,年轻人乐于在生活中展现“淡淡的疯感”其实也是某种“自我防御机制”。当遇到克扣工资、隐形加班的不公待遇,面对缺乏“边界感”、事事都爱刨根问底的亲戚朋友,适当流露一点“疯感”,也是为了警示对方不要继续冒犯,只是还须把握好尺度而已。
3.合理“发疯”,还有啥“注意事项”?
这段时间以来,与“发疯”话题一同引发讨论的,其实还有一些对于这种现象的忧虑和质疑,认为“发疯式”情绪宣泄可能会给人留下负面印象,可能会给网络空间增添戾气。
这个意义上讲,虽然大多数网友自称“发疯”时都带着讽刺和幽默色彩,但也应当认识到,“发疯”终究只是我们情绪表达的一种方式,只“发疯”不能成为真正的“生活尊龙凯时首页的解决方案”,在短暂的释压之后,我们仍要冷静下来解决问题,以平和心态面对生活。
而且对于个体来说,通过短暂的“发疯”来排解极度压抑的情绪无可厚非,但尤其要注意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在冲动中陷入死胡同,在情绪决堤后覆水难收。
“不要觉得自己好像已经走投无路了,其实可能是情绪进入了死胡同,而不是人生进入了死胡同。”有关“发疯”的情绪状态,作家余华也提醒我们,“当情绪进入死胡同,进入到发疯状态时,可能睡一觉,或者找几个朋友出去旅游,离开现在的某种生活状态再回去,这是一种方式。”
这或许也是一种新思路。如果可能的话,与其对人、对网络“发疯”、冒险陷入情绪漩涡,不如转向大自然,在田野间、面向大海“放肆疯一回”,换个环境给自己的生活充电。
事实上,无论是此前流行的“佛系”“躺平”还是如今的“发疯”,这些不同的情绪状态本质上都是我们生活态度的折射,既不必刻意追捧,也不必过度苛责。
生活酸甜苦辣,情绪亦有百味。只要我们能做好自己情绪和行为的主人,那么“发疯”也好、“躺平”也罢,都可以成为生活中的精致调味,没什么大不了的。
来源:红网
作者:陈之琪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