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仙木·司马义(西南科技大学)
4月14日,#央视曝光职业闭店人#这个话题冲上热搜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4月14日,央视新闻)
据了解,前不久,“金宝贝”早教机构频繁闭店一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在记者采访中,多位家长表示,在后期处理中出现了被称为“职业闭店人”的第三方进行线上及线下的沟通协调工作。这些操盘的第三方群体被称之为“职业闭店人”。
“职业闭店人”是指帮助经营不善的公司计划好关店、跑路方法,并接手处理后续维权问题的群体。这些职业闭店人,往往以“第三方”的身份出现在善后工作中。他们通常会在企业面临关闭或经营不善时介入,帮助这些机构“金蝉脱壳”,逃避法律责任。
通过梳理发现,他们有一套较为完整的闭店流程。首先是开展低价促销充值活动,吸引充值;接着更换公司法定代表人;最后一夜关张,由第三方和消费者沟通。他们这一套闭店流程下来,可谓“一石三鸟”,原企业主金蝉脱壳;获得了消费者的钱,让消费者的钱如同打了水漂;职业闭店人还增加了业绩,赚得了佣金。
职业闭店人抓住了消费者维权成本高的弱点,他们通过钻法律漏洞,用一种看似合法合规的方式,帮企业主逃避债务,让消费者承担起经营损失。其实,他们能成为一种灰色职业,甚至还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主要还是钻了预付费及企业法人变更等方面的管理漏洞。如今许多领域的商店都纷纷加入预付款行列,并未与消费者签订书面合同,为职业闭店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对此,2013年10月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已将经营者“预付式消费”规范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范围。而即将于今年7月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则为预付式消费设立了专门罚则,明确由各有关行政部门进行处罚。
此外,为了切断职业闭店这条灰色产业链,需要有针对性地完善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制度,比如,应该加大对职业背债人的甄别力度、不妨将前法定代表人列为追诉对象,让职业闭店人无空可钻;在法律上也要明确,帮助企业恶意避债的行为,是否涉嫌故意侵害债权人权益等。
职业闭店人靠嫁接风险牟利,让消费者吃哑巴亏,扰乱了市场的秩序,因此应该加强对其治理,完善相关法律,让消费者“安全着陆”,而不是欠债机构和职业闭店人。
来源:红网
作者:阿依仙木·司马义
编辑:颜新武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