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县城文学”引争议:客观差距之下,我心仍向光明-尊龙凯时首页

来源:红网 作者:季霜石 编辑:田德政 2024-05-11 15:46:28
时刻新闻
—分享—

496c6b2318d1447ebe04dc5c2e343daa.png

□季霜石 (南京师范大学)

复古偏暗的色调,陈旧斑驳的物件,衣着朴素的人物迷惘地望向远方——几种要素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县城文学”类摄影作品的核心氛围。近日,此类摄影作品方兴未艾,也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讨论的焦点是:这类摄影作品中展现的,是否是真实的县城生活?有人激烈反驳,称家乡县城早已今非昔比,高楼大厦,时尚百货一应俱全,现代化程度不输大城市。然而,也有网友回想起自己青春记忆里凝滞而缺乏活力的县城街景,感叹“县城文学”何其写实。

其实,“县城文学”引发热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这类作品将“县城”这一概念进行了简单的标签化处理。“县城文学”里的县城,无一不是发展落后的。然而,创作者忽略了一个事实: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县”这个概念之下,各地区的发展步伐可谓截然不同,东部发达地区的县城和中西部部分较为贫困地区的县城可谓是天差地别。如此简单化的处理,难免会让人感到一种刻板印象——“城里人”对“乡下人”的傲视。

但是,从县城青年对“城里人凝视”的反击中,我们也得以管窥这场争议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对于资源均衡的呼声。例如,许多网友的不满之处,是认为自己在县中付出了艰辛刻苦的努力,才能够堪堪到达发达地区孩子的起跑线。也正因为如此,不少网友在发言时,会戴上地域歧视的墨镜:看到ip地址是北京、上海,立刻回复“原来是高高在上的‘京爷’‘沪爷’,哪能理解我们这种小老百姓呢”。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心态的背后,同样暗含了“标签化思维”的偏见。因为ip地址在北京的,也有不少在北京、上海苦苦打拼的“北漂”“沪漂”。一句“京爷”,否定的是所有在北京的群体的努力和汗水。更要明确的是,历史和实践早已证明,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例如,“山河四省”的学子可能会抱怨北京学子享受了更为优越的教育资源。可是同在北京,仍然存在着海淀区与其他区域间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就是在海淀区内,不同学校之间也并非完全一样。

由此可见,我们不应以“不公平”为借口,将所有发达地区的人的成功归因于优渥的物质条件;更不应以“天注定”为理由,放弃努力选择“摆烂”。政府和社会能做的是通过各种调配手段,尽力缓解这种资源不均衡的现状,而个人能做的则是努力拼搏,奋勇前行,生在县城,心向远方。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提升自己的“配得感”,相信自己值得拥有已有的资源,相信自己定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如此,我们便能跳出“县城文学”的巢窠,奔赴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应当认识到,“县城文学”的背后确实暗含了对于县城的刻板印象,创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应当尽力避免这种简单化处理对于个性的抹杀。而我们也不妨从对“县城文学”的辩证看待开始,理解自己,悦纳自己,正视客观差距,心怀希望,奔赴山海,与心中所期待的那个自己顶峰相见。

来源:红网

作者:季霜石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9/55/13890875.html

阅读下一篇

尊龙凯时首页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