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洁 贾雯珺 惠子月(郑州大学)
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十四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在这些老年人群中,独居、空巢、行动不便的老人占比不小,即便是与儿女一起住的部分老人,由于儿女忙于工作,也很难保证一日三餐吃在一起。
如何让这些老人吃得更可口更舒心,帮助其提升晚年生活的质量与幸福感,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民生议题。于是,在地方政府和居民社区的推动下,不少开在“家门口”的“爸妈”食堂、老年餐桌、老年助餐点应运而生。
社区的老年食堂是开展老年助餐服务的主要形式。所谓老年食堂,通常由地方政府牵头筹建,采取多元筹资机制。如北京东城区的“爸妈食堂”引入了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力量,该项目实施期间,为每位老人提供22元/餐的成本价就餐标准,老人只需支付10元/餐,剩下的餐费由公益基金提供。
对于许多老人而言,菜品丰富、价格实惠的老年食堂,不仅让他们步行十来分钟甚至足不出户,就能吃上色香味俱全的营养餐,还为时常陷入孤独的他们搭起了一座社交的桥梁。相聚在社区食堂的老人们,一边吃饭一边热热闹闹地聊天,饭后再和认识的“饭搭子”一起参加讲座沙龙、文体活动。用常在兰州市红星紫郡小区“佳家厨房”吃饭的一位老人的话说,社区里的老年食堂让人“既长膘又长精神”,真真切切地让他感受到这种热闹的幸福感。
不过,“爸妈食堂”这类的老年食堂作为近几年的新兴事物,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老年人基数大,但由于他们多数消费观念保守、食堂宣传力度不足等原因,许多老年食堂的客流量并不大,继而导致收入微薄、难以为继。也因此,即使有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一些对参与老年食堂经营感兴趣的企业同样望而却步。此外,不同地区之间、城乡社区之间,在老年食堂建设的数量和服务的质量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2023年10月23日,国家公开发布《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为老年食堂的发展困境提供了许多解决路径。除各地政府根据自身财政能力,继续加大对老年食堂运营的在资金、政策、场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外,还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积极调动餐饮企业、公益慈善等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事业,促使老年食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所提高。对于农村老年人的助餐服务需求,则采取广泛发动党员干部、使用集体经济收入等倾斜性措施。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对待老年助餐服务的食品安全同样不能掉以轻心。有关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老年助餐服务价格和质量进行评估,按规公开信息。对老年助餐服务机构来说,可以通过“互联网 明厨亮灶”的方式,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并自觉畅通居民针对老年食堂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投诉举报渠道。
总之,设立在老百姓“家门口”的“爸妈”食堂,是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养老生活幸福感的重要举措。当下,针对其发展初期显现的不足与问题,期待社会各方力量齐心解决,共同构建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
来源:红网
作者:杨文洁 贾雯珺 惠子月
编辑:刘昱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