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青”出于蓝,“椒”傲拔节。为加强新闻评论业务交流学习,总结新闻评论实践经验,助力更多优秀作品的诞生,红网理论评论中心邀请2022年度“青椒计划”十佳青年评论员,围绕“我与新闻评论的故事”,策划推出“时评之道-椒谈”专栏。
本期分享者:徐侨,西南政法大学新闻学学子,红网2022年度“青椒计划”十佳青年评论员(文字组),代表作品:《》
有不少朋友过去曾问过我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喜欢写新闻评论?我总是回答,因为评论是我表达自我最为舒适的一种方式。其实细细想来,这回答不能全对,评论能让我舒适,更是源于自己从小爱观察世界导致自己总是不由自主地“悲天悯人”,总是哀叹于个体之于社会的渺小,我“不自量力”地想通过评论让那些“隐身者”能更多被看见。
在刚开始写作评论的时候,我仅具备一些朴素的人文价值观,也没有实操层面的具体技巧,只是看到某个社会热点就开始着手写,往往是一篇写完接着一篇,有时候一天甚至能写3篇关于不同事件的评论,然后投稿参加“评论之星”大赛,其结果当然是反响平平。在挫败和自尊的反复摇摆中,我反思到,我热爱关注某个话题,如果不把自己的思考讲明白,只是泛泛而谈,感情和技巧两者都不具备,那就成了空文,一点也不实在,何来评论?于是终于有了《官员道歉成新闻?“人民本位”就该是常态》这篇评论,我在这篇文章里以人民在我国的地位为起点,论述官员道歉不该成新闻,从而呼吁要把官本位思想继续扭转,凸显人民立场。最终,这篇文章被顺利选用,这成为我评论写作的转折点,督促我在写作中不断探索着自己对社会话题的认知,表达自己的一种感性认识,我的写作逐渐成熟。
虽然进行评论写作的时间不长,但我觉得凸显“人”的价值是评论写作的“灵魂”。源于一种思考习惯,我习惯于在评论写作中倾注个人的情感,特别当把自己假想为当事者、拥有他们的感情时,就懂得与情共振了;我犹记得大钊先生所说青年应“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作为青年更应有正确三观、去做正确事、勇做先行者。更为重要的是,评论就是生活的产物,评论更是社会生活的注脚,把“人”装进去,才能真正地贴近生活,贴近我们的世界,才可能让评论不是自己的“自娱自乐”,成为一种能够打动人、感染人的好作品。
在我的理解中,评论写作中要选有“人”的视角,写有“人”的故事,讲“人”听得懂的话,突出自己的“人”文关怀。不管是“人民”这样的宏观视角,还是“打工人”“学生”“网友”这样的微观视野,当我可以作为评论者来讨论这些时,它们大多数已然在网上引起了很多普通网民的关注,正是这种舆论的聚焦让我的评论写作有了依托,评论就是为“大众”而写呀。如果在评论写作中说胡话,说了和他们认知明显违背的话,这很难见得是一篇“可得其所”的评论了吧。如果我不用人话写,全写些生涩难懂的词汇,我想我的文章更没几个“观众”了,我有几篇文章中用过“接地气”这个词,我想评论内容本身就需要接地气。
我印象很深的一篇文章是我在红辣椒投稿的另一篇文章《深圳卫健委“霸道”发言,传递为民服务温度》,疫情期间当我看到深圳卫健委为一名孕妇打开“绿色通道”这个消息时,我非常感慨,疫情期间网络充斥着太多意义不明的信息,这一行为恰似一扇照进人性的光,我觉得自己应当提笔,把这束光传递出去。
因为写评论,我找到了我写评论的意义。我写过求学、就医、创业、法律等题材,我感觉我的每一个题材每一篇文章背后都有“人”的存在,我觉得这是值得我骄傲的一件事情。我也希望这篇我的个人写作“独白”,可以给大家评论写作一点有用的思考。
来源:红网
作者:徐侨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