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梓涵 (南京师范大学)
临近9月,在暑热余温中,很多人即将迈进未知的人生新阶段。敏锐感应到特殊节点,各类社交媒体平台上涌现出大量以“抱团取暖”或“交流经验”为名的“焦虑帖”。平台精准识别用户当下所处的境遇进行推送,从幼小衔接、初升高等家长关心的话题,到“新生入学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懂”“25fall真的很焦虑”“秋招已完”这类每到9月就被频频提起的“经典问题”。一定程度上,“焦虑帖”是算法为了迎合用户心理而一次次喂到用户嘴边的“补给品”,但在更多时候,它们只是忽闪忽闪的信号灯,迫使人们一次次在十字路口紧急刹车,陷入漫长而痛苦的等待。
在批判泛滥的“焦虑帖”之前,我们需正视它的复杂性。尽管不少此类帖子的背后是企图贩卖焦虑为账号引流的机构或者团队,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焦虑帖”是真正困惑于某个问题的个体主动发布的。不仅如此,评论区里分享焦虑经历的文字,也很可能也是一种真实的情绪抒发。当下,其他人际关系被竞争关系压缩,人们需要各种轻型关系来维持社交活动。“搭子”或许是很好的陪伴对象,但人们不会选择在轻型关系里诉说真实的自我,这份被压制的倾诉欲望最终体现在“焦虑帖”的评论区中。
于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出现了,“焦虑帖”下大段的剖白,可能比微信聊天框里定向发给朋友或家人的文字还要接近“真实”。因此,在部分“焦虑帖”中是能够感受到相同境遇的人真切的苦恼与挣扎的,这也是人们选择一次次点进它们的重要原因——获得某种在现实世界找寻不到的心理慰藉。
此外,在“信息差”被无限放大、捧为“致胜法宝”的背景下,人们期望从“焦虑帖”中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及时纠正目前进程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常被探讨的《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生存手册》,还是基于扎实访谈材料完成的研究《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都在佐证一个事实,大学生活已越来越像一座迷宫,掌握信息资源的学生拥有地图,而对“游戏规则”一无所知的学生赤手空拳,屡屡撞墙,“焦虑帖”俨然成了零成本获取的高浓缩信息。即便还不到焦虑某些问题的时候,人们也倾向于点进去看看,说不定遇上“点化”,前路立即豁然开朗。
遗憾的是,频繁且盲目“食用”这些“焦虑帖”带来的影响,恰恰是以上两种目的的反面。最直接的,这类帖子并不能舒缓人们紧绷的神经,它将大量紧急且唯一的选择铺陈在人们的脑海中,原本刷刷手机的休闲时光彻底变成自我谴责及未来规划的焦虑时间。人非草木,过度挤压休闲娱乐时间并不会带来工作效率的提升。试想,人们多少次受焦虑情绪驱使长时间浏览社交媒体,最后未能完成原定计划?
焦虑常被称为“内耗”,因为它在引发系列胡思乱想之后,并不能走向一个实际可行的结果,“焦虑帖”亦然。它们固然提供了地图上的一些关键节点,源源不断输出经验,但人们并不处于相同构造的迷宫中。十年之前的明智之选放到今天仍然成立吗?报考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的考研经验真的适用吗?不同基础不同目标的网友提出的肺腑之言难道不会水土不服吗?更何况,高浓缩意味着细节、背景的丢失,他人出于主观立场讲述的短短几行文字,人们能否完全理解它的实际操作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既知不可取,在这样一个面临身份转换的变动时期,人们又该有意识的选择浏览怎样的内容?“焦虑帖”的本质是将人视作工具的高效用思维,它让人们觉得自己的人生是一方很窄的井,除了拼尽全力够到头顶的天空,没有其他选择。浏览越多“焦虑帖”,越是促使人们坚定一种想法——要是得不到某种东西自己就完了。但大多数情况下,事实并非如此,无论是井四周的砖墙,还是头顶无限美好的天空,都是幻想出来的。在9月即将到来的时候,不妨选择点开一些遥远的人生故事,倾听与己不同的价值选择。这并非是在鼓动人们抛下既有目标改换道路,而是单纯展现生活的多面与复杂,将自己视作拥有自主意识和选择空间的“人”而非复制品。
来源:红网
作者:周梓涵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