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10月26日在京召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十四五”规划开启之年。如何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只有牢牢把握住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大势,锚定好发展方向、规划好发展蓝图。
大国发展,规划先行。要用前瞻性的规划开启“十四五”壮阔新征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关于国家长远规划,我们历来有着优良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从1953年起,我国便开始连续不断地编制“五年计划”,为不同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这样说,五年规划引领新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经济增长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与持续时间最长的高速增长奇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党中央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以各种方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相信,一份深具前瞻性的规划是开启“十四五”壮阔新征程的坚强保证。
规划蓝图,科学为要。要用高质量的规划引领“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古话说:“凡谋之道,周密为宝。”计划、规划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不是无中生有的飞来峰,不是好高骛远的空中楼阁,也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必须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显然,科学而周密的规划不是唾手可得的,要经历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几上几下的过程。“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显然也经历了这样一个多方征求意见建议、反复调研论证的过程。它从一开始便特别强调加强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的有机统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规划的编制过程成为一个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一个反映基层实际、反映群众心声的过程,成为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符合科学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的过程。一场场座谈会开门问策,一次次深入一线调查考察,始终聚焦面临的老难题和新挑战,为迈入“十四五”奠定了坚实根基。
谋定而后动。凡是工作,必有目标;凡是目标,必有计划;凡是计划,必有执行。因此,计划就是行动的指南针。经过多方论证的“十四五”规划必将绘就未来几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效果图、路线图和施工图,要排除干扰,一心一意、不为所动地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让我们永葆奋斗的姿态,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来源:红网
作者:陈立
编辑:陈乘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