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萱 唐依慧(山东大学)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消费市场的日渐活跃,“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参与规则相较于十年前也愈发复杂,不仅在活动期限上延长至23天,各类满减满送、限时秒杀、定金预售的优惠规则,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不少网友对此直呼“变味了”。除此之外,还有不少黄牛党、黑心店在屏幕背后蠢蠢欲动,意图趁机大宰一笔。消费者要想安全度过“双十一”、享受优惠红利,就必须把握好理性消费、绕行陷阱的最佳准则。“双十一”的最佳攻略就是理性消费、谨防陷阱。
当跨店满减遇上限时秒杀,定金预售遇上优惠券,在如此纷繁复杂的促销规则的庇护下,虚假优惠有了更隐蔽的藏身之地。部分黑心商家基于绝大部分消费者对商品历史价格缺乏了解,动了“先涨价再降价”的歪心思,看似是一次降价,实则是原价出售甚至涨价出售,极度违反商业价值;还有部分黄牛厂家打着折扣商品概不退换的口号“暗度陈仓”,将滞销品、残次品拿来“以次充好”,带给消费者不良的购物体验,更给“双十一”的整体市场环境造成了消极影响。面对种种消费陷阱,消费者们在加购之前,需要时刻留心促销规则、规避消费套路、提升辨析能力。
当然,仅仅规避消费陷阱还远远不够,消费者还需树立理性消费观。我们在上网时总会看到这样的评论:“之前买的很多东西,还没用完就有点腻了,只想尽快消耗掉,体验并不好,那种‘每次多用点儿’的紧迫感,无形之中也造成了浪费。”这种情况其实在“双十一”期间屡见不鲜,面对如此大力的打折优惠,很多消费者纷纷表示:不买仿佛吃了亏。但当我们静下心来细心比对则会发现,有些东西其实根本没有购买的必要。因此,消费者一定要有适合自己的购买标准,弄清需求、理好计划、不随意轻信、不轻易动心。只有谨记理性消费,才能从根本上绕开消费陷阱。
对待此次“双十一”,中国消费者协会也给出了“留心促销规则,规避消费套路……科学理性消费,杜绝冲动消费”的建议。作为一场能够带动全球经济共振的购物狂欢节,“双十一”在消费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在未来,“双十一”要想打破疲劳现状、寻求市场新破点,不仅需要电商平台的革新改进,更离不开消费者与商家的自我约束。
来源:红网
作者:李玫萱
编辑:张瑜
本文为尊龙凯时首页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